财政、工商、地税、国税、海关这类公务员的待遇怎么样?
现在看,这些公务员的待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稍有优势但也不足以与过去相比。
这几类单位经过改革合并后,工商和质监、食药监整合组建为市场监管局,地税和国税合并成立新的税务局,财政、海关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现状。
他们都是传统观念中的好单位,曾经福利待遇好、社会认可度高,但是现在都在逐渐淡化,和其他公务员机关单位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和地位了。
这几类单位稍有区别:
一是隶属不同,财政和市场监管属于地方管理部门,由当地党委***管理。税务和海关则是垂直管理部门,归系统内上级机关管理。
二是待遇发放略有不同,财政和市场监管自然由地方***掌握待遇标准,和其他机关单位执行同样工资***等待遇。税务和海关则是执行省级财政标准。
三是从发展前景看,税务和海关在系统内部循环使用,向地方单位派出干部非常少见;财政则是领导关注的重要部门,晋升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市场监管部门刚成立,目前还看不清楚未来走向。
其他地方不说,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举例说明这几类公务员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情况
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工商与质监、食药合并组件了市场监管局,地税和国税合并成立税务局,海关保持现状,这是机构的基本情况。其中,财政和市场监管都是地方部门,人财物由地方管理,执行地方标准。税务和海关都是垂直管理部门,人财物归上级机关管理,工资待遇执行省级财政标准,年终考核绩效这一块很多地方的税务和海关是哪边政策好往哪边靠,也有按地方标准发放。
一、工资待遇
财政局和市场监管局按照市本级财政标准核发,两个部门的工资待遇没有区别。以正科为例,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在4500元左右,年终绩效22000上下,***性补贴比如物业补贴、通讯补贴等一年在10000元左右,其他收入基本没有,一年算下来总收入在9万左右,算上公积金大概在11万左右。
而同级别的税务人员,年终考核绩效和地方部门相当,但因为工资待遇执行省级标准,每月比财政和市场监管局要多出1000多元,一年算下来比地方部门要多1万5,全年收入算上公积金在13万左右。
海关的工资其他地区不清楚,本地区目前比税务部门要高出10%左右,正科的年收入大概可以到14万。
三、发展前景
从职责来看,财政、市场监管、税务和海关都算是实权部门,在地方公务员系统中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能够考得上,绝对都是好单位。
如果非要分出高下,从实惠性角度考虑,个人认为财政和税务部门相对较好,市场监管局次之,海关最后。在发展前景上,市场监管和税务因为机构改革都进行了合并、整合,目前人员普遍存在超岗超职的情况,短期内新人进来发展会相对受限;海关是垂直单位,纵向晋升多,不过横向交流有限,晋升空间一般;相对而言,财政因为和领导打交道机会比较多,又是地方***除发改之外的最重要的部门,本身提拔晋升就比一般部门要多,总体来说发展空间更大。
地税和国税合了,成了新的税务局,依然是垂直管理单位。垂直管理的单位,其工资收入、经费保障是根据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的,相对地方来讲,还是比较高的。其人事管理,也是在全省范围内流动,县区税务局的人员晋升,大概率会交流到本市其他县区;市级税务局的人员晋升,同样也会大概率交流到其他市级单位或者省级税务部门。因而税务机关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发展前途,都是比较好的。
财政局是地方党政机关中,仅次于两办、组织部的好单位。虽然工资表上的数据,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的人员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财政局职工的收入,比其他部门肯定要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许多国家规定可以发放的补助,由于财政困难,可发可不发的,地方都选择不发,或者是挂账,等财政富裕的时候发,但往往就此不了了之。当年,我们有11个“五十”,财政说是挂账,现地十几年过去了,也没见着,也没有追究。但这部分可以计入工资的,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每月全额发放的,甚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补助、奖金之类的。财政部门比较吃香的几个科室中层干部,比如预算什么的,将来的晋升前途都比较好。而哪些和工程、项目部门相关的科室,都有外快可赚,比如工程决算什么的。
工商和质检、食药检整合,成为了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在的放管服改革,五证合一改革等,将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批权限,变为了“事中事后监督”,等于是先上车,后买票。因而工商部门也没有原来吃香了,并且从垂直管理变为了地方管理。现在的职能,以服务为主。除了行政执法机构,其他也就一般化,和其他党政机关没有什么区别。
海关不熟悉,待遇应该挺好的。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给我们教外语的老师,直接找人调去了海关工作,如此看来最起码是和大学老师是一个档次的,甚至还要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ozaarkadas.com/post/4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