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叫“秧歌”?
陕北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在明代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在清代慢慢繁荣起来,有一段时间因为战乱等原因、这里的秧歌也曾陷入低谷,后来,在1942年,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里的秧歌又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也在这之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陕北秧歌登上艺术舞台开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网络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秧歌表演中也得以体现,人们的服装以及表演动作、伴奏音响均与时俱进,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提到陕西,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就是头上裹着毛巾,腰上别着腰鼓又唱又跳的画面,其实这是个天大的误会,陕西的北中南三个部分完全不同。
最广为人知的大秧歌,在陕西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因此也称作陕北秧歌。
秧歌,在很多的典籍当中也被称作杨高、羊高、因歌、牙歌等等,而每种写法称呼的背后也都有不同的起源说法,说起来也是千奇百怪。
秧歌,插秧的时候所唱的歌曲,有种说法是说,秧歌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在田野之中劳作插秧之时所欢唱的歌曲,所以由此得名。
按照湖南的《沅陵县志》记载,当地在立春日的时候,农民们有将松针当做秧苗插田、然后击鼓唱歌表示庆贺的习惯,而陕西的《西乡县志》之中,也有差不多的描述。
在很多的文献里,秧歌都被描述为与插秧的农事有关,但奇怪的是,陕北地区并非稻作农耕地带,当地气候干旱水源匮乏,也并不适合种植水稻。
对此主要解释是,原本起源于南方稻作区的秧歌,在明朝时期被大量“南官北坐”的移民还有他们的家人带到了陕北地区,与当地的祭祀舞蹈融合,形成了陕北秧歌。
隆平爷爷去世了,三亚的海水稻试验还会继续吗?都有哪些接班人?
不必担心袁老的接班人问题,在前几日举国送别袁老的时候,我相信有不少孩子受到袁老人格精神的感召,已经在心里播下了从事农业科学的***,只待将来生根发芽,继续将袁老所从事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2021年1月15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在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海水稻项目已经进入到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的阶段,可以说,这是一个已经出成果的项目,后期的工作已经在有序推进过程当中。既然已经看到了成功,海水稻项目海水稻项目当然会一直进行下去。后期,海水稻项目还会持续研究改进,达成袁老“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
至于这个项目的接班人,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并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这之后,团队经过一次次试验,最终看到了走向市场的希望。可以说,海水稻项目不仅属于袁老,也属于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一个人,他们会完成袁老的心愿,推进这个项目走向成功。
虽然袁老走了,但他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后继者也一定会完成他的心愿,相信在不久以后,大家都会有机会尝尝海水稻的味道。
袁隆平院士并不是“海水稻”的发明人,公正来说,“海水稻”是陈日胜。
陈日胜从1987年就开始默默培育“海水稻”,根据羊城晚报2015年一篇名为《“海稻之父”陈日胜在16省区试种海水稻 推广有两道坎》显示,陈日胜从1987年开始培育,一直到1991年才最终定型“海稻86”
2012年,陈日胜将遂溪产的海水稻送到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检测,数据显示:64%的营养素高于普通精白米,富含膳食纤维、微量元素。
2014年4月,农业部受理了“海稻86”品种权的申请;9月1日,该品种正式在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公布——这意味着“海稻86”进入由农业部进行杂交试验、验证其是否为新品种的阶段。
而根据袁隆平院士2014年给当时科技部部长的报告显示,袁隆平院士一直到2014年才知道有“海水稻”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ozaarkadas.com/post/4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