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出现“无人报考”岗位,也没人去捡漏,是什么原因?
公务员招录出现“无人报考”的岗位,为什么没有人去捡漏呢?其原因无非就是“自愧不如”不愿受困”“不想受困”三种。
一、自愧不如。
无人报考的岗位中,有些设定的条件很高,比如说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设定了专业,设定了研究生学历,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在体制工作收入很高,是不愿意报考这些岗位的。那些很想报考这些岗位的本科生、大专生,又不符合报名条件,结果只能是“无人报考”了。还有一些岗位,可能是仅限于组织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等报考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少,而且去报考别的岗位了,那些想报考这些岗位的人又因条件不符合而不能报名。
二、不愿受苦。
无人报考的岗位中,有些岗位工作的地点是条件比较艰苦的,比如在偏远的山区的监狱中工作的岗位,在条件艰苦的乡镇工作的岗位。在这些地方工作,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不说离城市远了,可能离县城都比较远,进一次城都比较困难。这种地方,可能就没有人去报名了,很有可能出现“无人报考”的岗位。有一个女孩,在没有弄清楚某个乡的位置的情况下,就报考了这个乡的公务员。考上后,报到的第二天,就辞职不干了。像这种岗位,很有可能会“无人报考”的。
三、不想受困。
现在招录的公务员,特别是在基层乡镇工作的公务员,为了防止他们不安心在基层工作,往往设置了三年或五年的服务期,必须在乡镇或其他艰苦岗位工作三、五年才能调离或参加遴选,就算在这三、五年内辞职也不能再参加公务员考试。等于将其困在艰苦地区的基层三、五年了。三、五年后,已没有考试的***,考试的能力也可能大幅下降,考不过别人了,去体制外工作也没有优势了。在没有关系调离这些地方的情况下,可能会一辈子受困于这些艰苦的地方。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被困在这些地方的。因此,这些岗位可能就会出现“无人报考”。
有些必须规定是党员,有点太死,因为大部分党员是在工作中产生,在学校产生党员,只能是极少部分,这样的限制是不是太死了!一所大学,一年最多产生一两个党员,不是吗?所以限制有点死!
这个应该没办法捡漏,按规定,报名入数,入围面试人数,录取人数之间要达到一定比例,(好象是入围面试和录取人数比需达到5:1)该岗位的招录才会生效。
如果,报名人数达不到这种比例,该岗位的招录会撤消,即使有人报名了,也多半会因岗位撤消而停考或转报其它职位。
而公务员在报考相关职位时,也会得到关于开考条件的明确告知,会知道达不到开考条件的职位肯定是无效报名,报了也没用。
另外,这类职位报考人数少,大概率是工作环境艰苦,或者入职条件苛刻(一般学历要求偏冷门,或者有其它特殊经历上的要求),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达到报考条件。
而能达到报考条件的人,也可能因其专业的特殊,或看经历的特殊,很容易找到得遇更好,条件更优的工作,也就没人来凑公务员这个热闹了。
所以,这个漏是捡不到的。
作为一名备考人员,我觉得我是比较了解这些原因的,首先,有的无人报考岗位限制比较多,比如说应届生、户籍、党员等,有的甚至限制到两项三项,报考人少毋庸置疑。其次,地理位置因素也对报考有很大影响,招考有不少地方是偏远地区,偏远地区本地人少,且有很少会有意愿往回走,大多数人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就是离家太远。最后,希望在考公路上的每一位奋进者,都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现在每年的国考仍然是个很热门的事情,几十人上百人争夺一个岗位的情形非常常见,但在如此竞争残酷的形势下,有一些岗位出现无人问津、无人报考的尴尬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多半与招考条件与限制有关,考生看到报名条件自己就打了退堂鼓。
一是岗位限制条款苛刻。有些岗位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是985、211的应届毕业生,还要求曾经担任过学生会的干部,***员等硬性要求,有的还会在专业上进行详细的设限和描述,通过干部、党员、专业、学校、应届这些条款自然就会刷去大批的大批,尽管用人部门公开招聘和选拔,但无人报名让人唏嘘。
二是无人报考的岗位生活环境恶劣,而且还有诸如年限类的要求。比如一些条件非常艰苦比较偏僻的地方,都不是大学生首选的方向,相互比较和权衡之下,就会出现一些岗位扎堆一些岗位无人报考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基层的乡镇单位,还有工作必须满两年这些要求,望而生畏的地方,自然让喜欢安逸享受的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
三不是特殊岗位确有特殊要求。很多监狱多是处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有些年轻人并不怕苦和累,可是当招聘细则细看之后,就连忙摇头,毕竟谁也不想在鬼都不来拉屎的地方干一辈子,青春和梦想以及荣光才是年轻人想象中的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ozaarkadas.com/post/15822.html